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孩子"这个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许多早过了孩子阶段的成年人(尤其是大龄青年)仍然乐于称呼自己为"孩子".本文通过关注这一新出现的词语使用现象,探讨了其心理实质和背后的时代与社会原因.以语言反映社会和思维为切入口,以分析青春小说"孩子"的语境等为例,提出"孩子"使用频率的上升不仅仅是词语现象,更是社会问题,指出其使用频率上升与社会的计划生育政策、消费社会的背景以及大众传媒相关.
推荐文章
浅谈批评孩子的艺术
引导型批评
冷静型批评
激励型批评
多样型批评
汉礼貌称谓在归化翻译中的文化失真
礼貌称谓
异化
归化
文化失真
称谓 文化 翻译
称谓
文化
翻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人世界中"孩子"称谓高频的文化批评意义
来源期刊 文学界·人文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孩子" 计划生育 消费社会 时尚符号 大众传媒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人文 社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H039
字数 6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孩子"
计划生育
消费社会
时尚符号
大众传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界·人文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