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出世与入世,也代表着知识分子两种不同的人生姿态。文章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作了阐释,结合名人案例分析了隐逸的实质不过是士人落寞时的精神家园。
推荐文章
试论隐逸思想的流变及影响
隐士
隐逸思想
流变
影响
从陶渊明与"大历十才子"的隐逸诗探讨其隐逸观
陶渊明
"大历十才子"
隐逸诗
隐逸观
大历十才子与方外隐逸诗人之隐逸诗比较
大历十才子
吏隐
方外隐逸诗人
人生观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读隐逸
来源期刊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解读 隐逸 分类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G1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明昉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
解读
隐逸
分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装备制造与教育
季刊
大16开
四川省德阳市泰山南路二段801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2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