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Gaussian 03W程序中的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氨质子化团簇(NH3)nH+(n=1~8)的可能的几何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该系列团簇的稳定结构及其对应的总能量.结果表明,氨质子化团簇的稳定结构是质子与一个氨分子结合形成一个NH+4离子核,其它氨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氨链后与该离子核的四个氢以氢键结合形成的,它们之间的结合力均为中强氢键.另外,我们还利用能量的二阶差分理论对团簇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团簇的平均束缚能,发现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团簇的平均束缚能逐渐减小.
推荐文章
氨团簇(NH3)n(n=2~8)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
二阶差分
束缚能
[Mg(NH2)2]n(n=1—5)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Mg(NH22]n(n=1-5)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储氢材料
氨质子化团簇红外振动光谱研究
氨质子化团簇
密度泛函
红外振动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氨质子化团簇(NH3)nH+(n=1~8)的结构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氨质子化团簇 氢键 B3LYP方法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7-4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3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08.02.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树东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36 118 6.0 9.0
2 孔祥和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60 174 7.0 9.0
3 张良芳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5 18 3.0 4.0
4 孙志青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7 31 4.0 5.0
5 刘存海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5 17 3.0 4.0
6 乔光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4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质子化团簇
氢键
B3LYP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