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辽东湾斑海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7对AFLP引物对斑海豹3个群体(按不同采样年份分类)43个个体扩增共得到241个位点,3个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0.45%~95.85%,总多态位点比例为99.59%.群体的香农(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817~0.4716.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742~0.4023之间.2007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06年群体,2005年群体处于中等水平.用NTSYS软件进行个体聚类及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树,发现3个群体的个体基本随机聚到一起,界限不十分明显,说明3年的群体差异不明显,甚至可以认为它们是混合群体.结果表明,斑海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结构趋于简单化,且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
推荐文章
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鱼类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物种多样性
辽东湾北部
辽东湾北部双台子河口的斑海豹
斑海豹
双台子河口
数量变化
辽东湾斑海豹MHC-DQ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斑海豹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DQB
遗传多样性
保护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斑海豹(Phoca largha)的食性
斑海豹
碳氮稳定同位素
组织
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东湾斑海豹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斑海豹 遗传多样性 AFLP分析
年,卷(期) 2008,(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3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
字数 3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海豹
遗传多样性
AFLP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