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水稻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本文选用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和常规粳稻3个类型5个代表性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攀西地区海拔540~1 800 m范围内进行了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从播种至抽穗所经历的天数(以下简称播抽期)及其所需要的有效积温在不同种植地点和播期之间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播抽期及其所需有效积温与海拔高度和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播抽期和全生育期与种植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呈线性正相关,播抽期所需有效积温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呈二次函数关系;播抽期和全生育期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而延长,播抽期所需有效积温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减,中海拔地区(1 200~1 300 m)需要的有效积温最多.
推荐文章
FACE水稻生育期模拟
水稻
FACE
生育期
模拟模型
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及其大田管理技术
机插水稻
生育特点
管理技术
1992—2012年东北水稻生育期变化分析
气候变暖
东北地区
水稻品种
物候期
生育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攀西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海拔高度 有效积温 攀西地区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8.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昌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190 10029 59.0 91.0
2 朱庆森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114 6923 48.0 81.0
3 袁继超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136 2150 21.0 40.0
5 杨世民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36 1136 14.0 33.0
6 王明田 10 429 5.0 10.0
9 吴永诚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生育期
海拔高度
有效积温
攀西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