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月龄大鼠腹部皮肤为研究对象,采用毫针局部围刺作为处理因素,同时设立空白组、小切口除皱手术对照组、8月龄青年大鼠组,比较其皮肤可溶性及总羟脯氨酸含量,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以及胶原纤维的排列,研究局部围刺对老化皮肤胶原纤维含量及真皮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与参考文献方法进行手术的实验结果相对照.结果:围刺后大鼠皮肤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老年空白组,总羟脯氨酸无显著差异.电镜可见,老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器减少,细胞结构退化,同时胶原纤维之间空隙加宽,老化性架桥增多,围刺治疗后其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结论:围刺法可能是通过增强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加其可溶性胶原含量来改变皮肤的老化状态.
推荐文章
"围刺法"对大鼠皮肤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SOD活性的影响
围刺
可溶性羟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超微结构分析和羟脯氨酸测定
微等离子束
皮肤胶原
透射电镜
羟脯氨酸
动物实验
害螨胁迫对富士苹果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富士苹果
山楂叶螨
二斑叶螨
苹果全爪螨
细胞超微结构
游离脯氨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围刺"对自然老化大鼠真皮羟脯氨酸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围刺 皮肤/代谢 羟脯氨酸/针灸效应 皮肤/超微结构 大鼠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6.3
字数 50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芦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 19 134 4.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围刺
皮肤/代谢
羟脯氨酸/针灸效应
皮肤/超微结构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