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红松针叶80%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6种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2种真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研究了该提取物对热、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红松针叶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各种阳性菌均敏感,且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范围为1.03~4.11mg/ml,而水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范围为2.06~4.11mg/ml.提取物对100℃以下温度不敏感,经121℃高温处理,仅对个别菌种的抗菌活性产生微弱影响,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抗菌活性不变.因此可将提取物加入到食品中,延长加工食品的保存时间.同时发现红松针叶抗菌活性成分在高浓度乙醇中较水中溶解度大,为临床上应用红松提取物作为抗菌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松针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松针提取物
植物病原真菌
生长速率法
抑菌活性
植物源抑菌剂
昆虫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昆虫提取物
抑菌活性
昆虫化学
抗菌素
海藻乙醇提取物抗真菌活性
海藻
抗真菌活性
化学预试验
功劳叶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功劳叶
抗菌活性
MIC
MB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松针叶乙醇提取物与水提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松 乙醇提取物 水提取物 抗菌活性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91.247|TQ455.5
字数 2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8.1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24 7591 41.0 63.0
2 王微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 348 10.0 18.0
3 吴楠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33 5.0 9.0
4 夏莹莹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6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松
乙醇提取物
水提取物
抗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