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电荷态低速离子(Arq+,Pbq+)轰击Si(110)晶面,测量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次级粒子的产额.通过比较溅射产额与入射角的关系,证实沟道效应的存在.高电荷态离子与Si相互作用产生的沟道效应说明溅射产额主要是由动能碰撞引起的.在小角入射条件下,高电荷态离子能够增大溅射产额.当高电荷态离子以40°-50°入射时,存在势能越高溅射产额越大的势能效应.
推荐文章
高能粒子在碳纳米管绳里的沟道效应
碳纳米管绳
沟道效应
粒子束流传输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ECR离子源
高电荷态
束流强度
微波加热
磁镜场
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产生技术的研究
高电荷态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
单粒子效应
40 nm工艺下反向窄沟道效应对 VLSI电路设计的影响
反向窄沟道效应
器件物理特性
标准单元库设计
版图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电荷态离子与Si(110)晶面碰撞的沟道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溅射 沟道效应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1-2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56
字数 1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8.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永涛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2 156 6.0 10.0
2 王铁山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58 4.0 6.0
3 彭海波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18 2.0 3.0
4 王瑜玉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5 7 2.0 2.0
5 程锐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 3 1.0 1.0
6 韩运成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 3 1.0 1.0
7 丁大杰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8 徐鹤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电荷态离子
溅射
沟道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