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Arq++Ne(q=8, 9, 11, 12)碰撞体系中多电子转移过程,得到了多组实验测量电荷交换截面数据,讨论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反冲离子产生截面与入射离子电荷态、能量以及散射离子电荷态的关系,并且将实验结果与Arq++Ar碰撞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在修正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了合理的解释.
推荐文章
高电荷态离子Arq+与不同金属靶作用产生的X射线
高电荷态离子
空心原子
多电子激发
X射线
低能高电荷态氩离子与氩原子碰撞反应截面研究
电荷交换
反应截面
多电子澈发态
自电离修正
高电荷态离子与Si(110)晶面碰撞的沟道效应研究
高电荷态离子
溅射
沟道效应
低能高电荷态Arq+(q=12,13)离子诱发钼L壳层X射线强度的研究
L壳层X射线
氩离子
低能高电荷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电荷态Arq+与Ne碰撞中入射离子电荷交换截面的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离子原子碰撞 电荷交换 截面 多电子激发态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0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561.5
字数 52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03.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新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60 233 7.0 13.0
2 刘惠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2 53 4.0 6.0
3 杨治虎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7 71 4.0 6.0
4 王友德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5 19 3.0 3.0
5 于得洋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6 41 4.0 4.0
6 陈熙萌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33 44 4.0 5.0
7 申自勇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5 11 2.0 3.0
8 刘兆远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7 52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原子碰撞
电荷交换
截面
多电子激发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