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对杜虹花(Callic arpa formosana Rolfe)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杜虹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8种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0.14%.其中(-)-斯巴醇(20.23%)、β-石竹烯(17.22%)、大根香叶烯(8.06%)和β-桉叶烯(5.52%)为其主要成分.此外,τ-榄香烯(4.18%)、马兜铃烯(3.78%)、异香橙烯氧化物(2.71%)及4-松油醇(2.50%)的含量也较高.抗氧化实验中,3种不同浓度的挥发油均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有明显的量-效相关性.
推荐文章
容县乌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乌榄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抗氧化活性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留兰香
挥发油
气质联用
水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水茄叶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
芹菜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芹菜籽
挥发油
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杜虹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杜虹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斯巴醇 抗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9.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朝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97 711 16.0 20.0
2 祝晨蔯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24 1162 17.0 27.0
3 赵钟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66 509 14.0 18.0
4 张翠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56 291 11.0 14.0
5 何文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3 37 2.0 3.0
6 李锦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4 44 3.0 4.0
7 柴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4 60 4.0 4.0
8 邓洁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5 51 4.0 5.0
9 韦瑀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3 4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杜虹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斯巴醇
抗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