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5·12地震灾区11~16岁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开展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学生版,调查了1268名来自于灾区的少年儿童(平均年龄14.20±1.02岁,男女比例1:1.02)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灾区少年儿童SDQ总困难因子平均得分为13.66±5.75,74.9%的人报告自身存在主观困难;(2)女性的总困难因子、情绪因子、亲社会因子得分高于男性(z=-4.317,-7.963,-3.717;Ps<0.001);(3)困难对少年儿童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随年龄增加(χ2=7.684,P=0.021).年龄越大,多动因子得分有增加的趋势(χ2=13.881,P=0.001);(4)重度暴露组其总困难因子、情绪因子、影响因子得分高于轻度暴露组(z=-2.374,-4.279,-2.114;Ps<0.05),困难造成的主观精神困扰程度前组高于后组(z=-2.920,P=0.004);(5)女性、高年龄者、教师/同学伤亡较重者、震后被转移至安全的帐篷或房屋的间隔时间越长者,SDQ总困难因子异常的危险性越高.结论:震后灾区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暴露水平、性别、年龄以及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的影响,心理干预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推荐文章
不同学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地震
儿童青少年
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初中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12震后灾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地震 少年儿童 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版)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9.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244 1768 20.0 33.0
2 孙学礼 131 1209 18.0 28.0
3 司徒明镜 22 98 6.0 9.0
4 张毅 29 120 7.0 10.0
5 方慧 12 40 5.0 6.0
6 黄颐 69 356 10.0 16.0
7 陈婷 41 204 8.0 12.0
8 邹可 14 91 6.0 9.0
9 王丹 80 302 7.0 16.0
10 景璐石 6 11 1.0 3.0
11 邱昌健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
少年儿童
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