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述了尿素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几种模型的优缺点.建立了串联双室模型实验系统,研究了在透析间期尿素反弹的情况.该系统通过控制泵流量(F)来模拟两室室间溶质清除率(KIE);用KCl代替尿素,通过实验曲线拟合得到KIE、R2;通过与临床数据比较,获得了适合于尿素反弹系统的KIE,并研究了非灌注室浓度(A)对KIE的影响.结果 显示,F=580ml/min较好地匹配了患者透析的尿素动力学特征;基于F=580ml/min进行的A对KIE影响的实验中,A与KIE没有必然联系,KIE平均值为512ml/min,标准差为10.25,且室间溶质浓度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均为35±5min.尿素反弹的串联双室模型实验系统能够对患者透析后的尿素动力学进行较好的模拟,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尿素(520)晶面可控结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模拟
晶貌
添加剂
吸附
聚集
ADC废水中尿素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ADC废水
尿素
水解
动力学
尿素和二甲基亚砜诱导DhaA变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变性
尿素
二甲基亚砜
分子动力学模拟
尿素醇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尿素
乙醇
氨基甲酸乙酯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尿素动力学模型及尿素反弹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素动力学模型 尿素反弹 室间溶质清除率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242.2009.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泽钊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229 2478 25.0 35.0
2 葛斌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68 184 7.0 9.0
3 陆青松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2 1 1.0 1.0
4 黄运东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透析
尿素动力学模型
尿素反弹
室间溶质清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季刊
1674-1242
31-1999/R
大16开
上海市交通大学教学三楼110室
4-55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1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