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情韵朗读模式是在表层朗读和节律朗读基础上增加了超常韵律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能表情达意的语音链,它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结构改造或重建的过程.读者从领悟文本获得主观体验,到因声求气、声情合一的朗读表达,最后完成生理激活而传递感情信息,使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实验证明,特定的超常韵律和相应的感情状态都可反复.随着时空的变化和读者对文本领悟的不断加深,情韵朗读的认知发展还会产生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不同阶段都是前一认知阶段的延伸,又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深化.所以,情韵朗读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成分的复合认知发展过程.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还能使读者和听者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语音合成与识别的感情度.
推荐文章
认知语境下间接言语行为的解读
间接言语行为
认知语境
框架理论
知识草案
永电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国有企业
永电模式
形成
发展
根本出路
对朗读训练的新思考
朗读
训练
课内
课外
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认知分析
间接语言
隐喻
间接言语行为
推理过程
异同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情韵朗读模式的形成和言语认知发展的深化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情韵朗读模式 领悟文本的体验 声情合一的表达 传递感情信息 言语认知发展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8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8.02.2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洁敏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17 74 4.0 8.0
2 朱宏达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7 40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情韵朗读模式
领悟文本的体验
声情合一的表达
传递感情信息
言语认知发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8-942X
33-1237/C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32-3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1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