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乳酸和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METLP)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肌肉病理明确诊断为线粒体肌病的21例患者、6例其他肌病患者及14例非肌病患者进行METLP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线粒体肌病组METLP 18例(85.7%)异常,12例≥2项指标异常,主要为运动后血浆乳酸/运动前丙酮酸(L2/P1)>17;其他肌病组METLP 6例(100%)异常,主要为有氧运动后血浆乳酸浓度(L2)升高,或者经休息其血浆乳酸浓度(L3)不降、甚至升高;非肌病组为3例(21.4%)异常.结论 在METLP的各项评价指标中,L2/P1作为线粒体肌病与非肌病的诊断参考指标最为可靠; L3/L2可以作为鉴别线粒体肌病与其他肌病的可靠指标;但线粒体肌病的诊断应结合METLP、临床及病理综合分析.
推荐文章
多模式MRI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
动脉造影
磁共振波谱成像
线粒体脑肌病
苯丙酮酸催化氢化合成β-苯基乳酸
β-苯基乳酸
苯丙酮酸
催化氢化
Raney-Ni
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定量分析
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脑肌病
DNA,线粒体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及MRI分析
线粒体脑肌病
MELAS综合征
卒中样发作
临床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和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乳酸 丙酮酸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04
字数 3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永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 58 176 8.0 10.0
2 徐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46 222 8.0 13.0
3 都爱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10 33 3.0 5.0
4 王燕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 13 30 3.0 5.0
5 伍其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 3 8 2.0 2.0
6 暴党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线粒体肌病
乳酸
丙酮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双月刊
1004-1648
32-1337/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28-20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0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