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时磺基苯偶氮变色酸分光光度法对岩石样品中氟的含量进行测定.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测定波长570 nm,放置2 h后测定,盐酸介质浓度0.84 mol/L,显色剂用量5.0 mL.氟离子浓度在0~1.4 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06 μg/g.以岩石标准物质代替氟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可有效降低杂质元素的干扰.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日本玄武岩标准物质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7%~6.32%.
推荐文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苯羟酸的含量
丁苯羟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水中氟化物的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
氟化物
分光光度法
氟试剂
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ODCr的研究
化学需氧量
消解
分光光度法
回流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马来酸含量
马来酸
紫外光谱
分光光度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石样品中的氟
来源期刊 岩矿测试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SPADNS) 氧氯化锆 分光光度法 岩石样品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5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2|O613.41
字数 2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5357.2009.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古丽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76 5.0 8.0
2 魏少妮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9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SPADNS)
氧氯化锆
分光光度法
岩石样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矿测试
双月刊
0254-5357
11-2131/T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2-31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1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