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来看,孔子、孟子、荀子义利观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认为追求"利"是人的本性,而且只有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才有可能对人们进行教导,即"利"是"义"的前提.同时,人的物欲是无止境的,不能任其发展,当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时,人们就应该追求更高的价值取向--"义",使"利"符合礼义的规范.应在"义"的准则下追求合理的"利",并且使"义"成为追求"利"的最终目的,以达到社会的和谐.那些认为先秦儒家义利现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甚至强调"禁欲主义"的看法是片面的.
推荐文章
儒家思想中"义利观"的现代阐释
道德
市场经济
《老子》与《论语》的义利观比较
义利观
老子
孔子
异同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
价值
义利观
社会主义
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评析
大学生
社会主义义利观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重新解读
来源期刊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义利观 重义轻利 义以为上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48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323.2009.03.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秦儒家
义利观
重义轻利
义以为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9-2323
23-1462/G4
大16开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8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29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