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微波萃取法首次从野生菱角皮和菱角仁中提取到甾醇类化合物,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总甾醇含量和其中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通过实验优选出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以95%乙醇为提取剂,在微波功率为420 W,料液比为1:5(mg/mL)的条件下提取60 s.液相色谱分析采用HRC-ODS(150 mm×4.6 mm ID)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V(甲醇):V(水)=0.96:0.04,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甾醇类化合物在6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经检测菱角皮及菱角仁中总甾醇含量分别为0.624和0.813 mg/g,其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0.508和0.716 mg/g.该方法测得菱角皮和菱角仁中β-谷甾醇含量的精密度分别为0.596%和0.268%.
推荐文章
氯甲酸-9-芴甲酯柱前衍生脂肪胺类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氯甲酸-9-芴甲酯
荧光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脂肪胺
一种能产生紫杉醇类化合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东北红豆杉
内生真菌
紫杉醇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污泥中 硝基苯类化合物
GC-MS
污泥
硝基苯类化合物
冷冻干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菱角中甾醇类化合物
来源期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微波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菱角 甾醇 β-谷甾醇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7
字数 2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832.2009.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喆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4 35 2.0 4.0
2 李丽敏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4 59 4.0 4.0
3 尚庆坤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4 315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菱角
甾醇
β-谷甾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0-1832
22-1123/N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43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