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最常用的TaqMan探针技术设计了探针和引物,并且用质粒技术构建了含有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基因片段的阳性质控品,建立了检测IHHNV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影响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Mg2+浓度、引物和探针浓度、退火温度等均对扩增效率有明显影响.当Mg2+浓度为3.0-4.5mmol,退火温度为59~60℃时可获得最佳扩增效果.灵敏性试验表明该反应可检测体系中10拷贝的病毒核酸;该体系检测IHHNV具有很高特异性;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IHHNV.
推荐文章
TaqMan-LNA探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TaqMan-LNA探针
荧光定量PCR
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鱼类病毒病
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常规PCR、实时定量PCR检测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效果分析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
实时定量PCR
常规PCR
测序
二温式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研究
聚合酶链式反应
对虾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检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941.41
字数 4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4X.2009.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寿昆 70 693 15.0 23.0
2 陈信忠 63 329 10.0 15.0
3 龚艳清 53 300 9.0 15.0
4 任聪 3 11 3.0 3.0
5 徐菽菲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检疫
月刊
1005-944X
37-1246/S
16开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24-11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12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