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确定我国不同基因种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参考标准株携带毒力相关基因invA的情况,了解问号钩体赖株感染细胞前后invA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PCR检测4个不同基因种问号钩体株及双曲钩体Patoc Ⅰ株invA基因.克隆问号钩体全长invA基因并测序,构建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inv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蛋白rlnvA后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检测其效价.建立问号钩体赖株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模型,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前后invA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4个不同基因种的问号钩体株均含有invA基因,双曲钩体Patoc Ⅰ株则否.4株不同基因种的问号钩体inv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3%~100%和98.66%~100%.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地表达rInvA.rInvA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为1:16.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30 min以后可大量黏附于细胞表面.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30 min时,invA基因mRNA水平明显上调,45 min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后45 min和60 min时可检出InvA蛋白,感染前及感染90 min以后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invA基因是致病性问号钩体所特有的基因.invA基因具有宿主细胞接触式表达及瞬时表达的特点,与问号钩体侵入宿主细胞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2002-2006年宜宾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
自然疫源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
问号钩端螺旋体溶血素基因特征分析
钩端螺旋体
溶血素
细胞毒性
生物信息学
问号钩端螺旋体毒力基因mviN的表达及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mviN
钩端螺旋体
毒力
XTT法
细胞凋亡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问号钩端螺旋体毒力相关蛋白InvA转录和表达特征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侵入/感染 invA基因 转录/表达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细菌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0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09.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杰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265 1149 14.0 20.0
2 李立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34 277 7.0 15.0
3 钱景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16 28 2.0 4.0
4 罗依惠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14 68 6.0 7.0
5 陈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系 21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问号钩端螺旋体
侵入/感染
invA基因
转录/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月刊
0254-5101
11-2309/R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2-5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4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