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这两道高考题可以发现,虽时隔13年,但两题的图形和试题背景基本相同,都是以弹簧振子为模型,题设条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旧题中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求A、B间的摩擦力大小,而新题则是给出最大静摩擦力厂,求系统的最大振幅A。旧题知道位移求摩擦力,新题知道摩擦力求位移.两者的命题角度互换了一下。其实当旧题中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为最大时,就是新题中的振幅A,前者是后者的一种特殊形式。两题实际上是利用弹簧振子的模型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振动和波的旧貌新颜
来源期刊 物理教学探讨:高中学生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最大静摩擦力 振动 牛顿第二定律 弹簧振子 平衡位置 试题背景 题设条件 命题角度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建国 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8 0 0.0 0.0
2 唐伟 1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大静摩擦力
振动
牛顿第二定律
弹簧振子
平衡位置
试题背景
题设条件
命题角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教学探讨:高中学生版
月刊
1003-6148
50-1061/G4
重庆北碚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物理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109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