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Semblance叠加公式进行了扩展,考虑了震源机制及其求解过程,开发了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开发区使用地震台网扫描地下空间破裂活动释放的能量,以适应地表监测微破裂时信噪比较低、地下微破裂多为剪切错动的特性.类似于开发区观测环境的算例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降低至0.5时,人们仍可辨别破裂能量释放点,并估计破裂的震源机制.由此可知,利用不影响生产的、稀疏的、三分量的地震台网在地表监测开发区的地下破裂并使用微破裂向量扫描处理技术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微地震压裂监测
地表微地震观测
向量扫描
震源机制
破裂能量分布
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边界扫描
边界扫描测试技术
印刷电路板
联合测试行动组
集成电路
微混合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微通道
微化工技术
微混合器
微反应器
过程强化
T型微流控芯片中微液滴破裂的数值模拟
微流控芯片
微液滴
T型微通道
破裂
VOF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原理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破裂监测 被动源地震 向量扫描 震源机制 信噪比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4-7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4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9.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宗田 11 297 9.0 11.0
2 沈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3 4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89)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破裂监测
被动源地震
向量扫描
震源机制
信噪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