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由吊索局部振动测试构建的吊索张力指标,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悬索桥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识别进行了探讨.首先应用经校正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模拟了多种可能的损伤工况.采用BP网络,以不同损伤程度下基于吊索频率计算的张力指标作为网络的训练与测试输入,由网络的输出向量来指示损伤位置及程度.然后,利用面向健康诊断专门设计制作的悬索桥试验模型,针对个别损伤工况进行了损伤识别的模型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均获得较好的损伤识别效果.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只用到少量吊索的局部模态的基频,就能获得较好的识别结果.而对少量吊索的局部模态的基频测量要比其它面向损伤检测的测量容易得多.因此,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大跨度悬索桥吊索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跨度悬索桥
吊索
风致影响
分隔器
完全气弹模型
现场实测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分析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
吊索张拉
方案分析
部分交替前进张拉法
ANSYS
阻尼器对悬索桥吊索扭转振动控制效果的数值研究?
悬索桥
吊索
阻尼器
振动控制
扭转模态
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分析
Rayleigh阻尼
人行悬索桥
阻尼比
人致振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吊索局部振动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悬索桥损伤定位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悬索桥 损伤识别 吊索局部振动 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U448.25
字数 3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09.10.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宗光 46 352 9.0 18.0
2 伍雪南 7 50 5.0 7.0
3 毕波 3 17 3.0 3.0
4 苏建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悬索桥
损伤识别
吊索局部振动
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