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大黄不同饮片中各色谱峰峰面积的变化情况,探讨饮片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HPLC指纹图谱法,以甲醇-1.0%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nm.对大黄5种饮片各10批次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同一成分在不同饮片中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已归属的24个色谱峰中没食子酸(1)在熟大黄中含量最高,5种游离蒽醌,即芦荟大黄素(20)、大黄酸(21)、大黄素(22)、大黄酚(23)、大黄素甲醚(24)在熟大黄中含量最高,4'-羟基苯基-2-丁酮-4'-0-β-D-(6"-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6)、大黄素8-O-葡萄糖苷(17)及芦荟大黄素-3-CH2-O-β-D-葡萄糖苷(18)在生片中较高,其余成分均以酒大黄含量最高.结论 辅料的种类、炮制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是不同大黄饮片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或长时间加热会导致大黄中蒽醌苷类成分含量的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游离蒽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推荐文章
炮制加工对茯苓饮片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茯苓饮片
浸出物
总糖与多糖含量
HPLC色谱图
生大黄和大黄炭中5种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生大黄
大黄炭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红花速煎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红花
传统饮片
速煎饮片
HPLC法
对比研究
大黄主要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研究
大黄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黄5种饮片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黄 饮片 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9-841,8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34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2157.2009.1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10 1558 25.0 34.0
2 肖永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53 2520 27.0 41.0
3 李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16 1862 23.0 37.0
4 张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10 1325 21.0 30.0
5 陈东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4 167 9.0 12.0
6 田国芳 19 233 10.0 15.0
7 李桂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3 151 8.0 12.0
8 逄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9 87 7.0 9.0
9 刘春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36 479 15.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11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黄
饮片
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