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某越江盾构隧道土建及交通量情况,在各行车工况需风量计算的基础上,运用通风网络理论进行了竖井集中排风和竖井部分排风的通风方案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了两通风方案的通风能耗、风网稳定性及通风效果.研究表明:采用竖井集中排风方案比采用竖井部分排风方案能耗要大,在各设计年份能耗分别大16%~19%.竖井集中排风方案出口风路风量的变化量总体比竖井部分排风方案的变化量要大,表现为风量减小和风流反向,竖井集中排风方案风网的稳定性差.采用竖井部分排出方案时,竖井后隧道内风流仅发生大小变化,各行车工况下流过的风量均能满足稀释污染物浓度的要求,其通风效果好于竖井集中排风方案.
推荐文章
浅谈隧道通风竖井施工应急方案及措施
隧道通风竖井
应急
方案
措施
竖井型城市隧道自然通风模型实验研究
城市隧道
竖井
正常交通
自然通风
模型实验
竖井型城市隧道自然通风理论研究
竖井型
城市隧道
自然通风
流动特征
钱塘江盾构越江隧道最小覆土厚度的确定
盾构隧道
最小覆土厚度
壁后注浆
抗浮验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越江盾构隧道竖井通风方案的研究
来源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盾构公路隧道 通风方案 竖井集中排风 竖井部分排风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防灾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0-1226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59.2
字数 4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836.2009.06.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川 西南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系 351 7915 49.0 72.0
2 曾艳华 西南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系 53 665 16.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盾构公路隧道
通风方案
竖井集中排风
竖井部分排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0836
50-1169/TU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岩土馆二楼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47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