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青霉胺和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驱铜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更好地选择排铜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青霉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排铜量、临床表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尿铜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尿铜水平[(1 375.98±582.09)μL]明显高于对照组[(1 016.05±444.11)μL](t=2.106,P<0.05).观察组治疗中出现皮疹3例,食欲减退2例,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发热各1例;对照组出现皮疹8例,食欲减退6例,白细胞降低4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可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以加速铜的排泄,减轻游离铜对组织器官的损害,青霉胺口服治疗作为后续治疗药物.
推荐文章
二巯基丙磺酸钠和维生素B6对毒鼠强中毒治疗的临床观察
二巯基丙磺酸钠
维生素B6
毒鼠强中毒
肝豆状核变性65例5年疗效随访报告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灵
排铜
中西医结合
随访
5年
疗效
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肝豆状核变性
门脉血流动力学
肝豆灵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巯基丙磺酸钠和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驱铜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二巯基丙磺酸钠 青霉胺 肝豆状核变性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4-735,7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53|R977.4|R979.3
字数 1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237.2009.07.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冰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神经科 3 6 2.0 2.0
2 苏庆杰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57 193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巯基丙磺酸钠
青霉胺
肝豆状核变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7-1237
46-1049/R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84-1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0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