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物和植物中的内分泌干扰物.选取20个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基于分子对接(docking)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CoMSIA)方法,研究它们与雌激素受体(ERα)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和雌激素受体之间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得到CoMFA模型的最佳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LOO为0.845,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88,相应的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LOO为0.670,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90,说明模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此外,分子对接结果揭示了受体腔中的关键残基及其与黄酮类化合物作用的具体方式.
推荐文章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大血藤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聚酰胺薄层层析
阴香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阴香叶
黄酮
乙醇
提取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酮类化合物与雌激素受体作用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受体-配体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D-QSAR) 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 (CoMSIA)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9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972009-85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酮类化合物
受体-配体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D-QSAR)
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
(CoMSI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