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考察鸡冠花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冠花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鸡冠花生品中均未检出山柰酚、异鼠李素这两种成分,经炒炭后的十批鸡冠花炭品中有2批未检出山柰酚、异鼠李素两种成分,其余8批鸡冠花炭品中山柰酚的含量为0.00295%~0.02592%,异鼠李素的含量为0.001 34%~0.011 48%.结论 鸡冠花炒炭后,黄酮类成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实验结果为阐明鸡冠花的止血机理及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推荐文章
普通鸡冠花序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红色普通鸡冠花
花序
黄酮类化合物
定性预试验
含量测定
鸡冠花的离体开花(简报)
鸡冠花
顶芽
离体开花
栽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栽培甘草
黄酮
化学成分
多腺悬钩子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多腺悬钩子
黄酮类成分
结构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鸡冠花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鸡冠花 鸡冠花炭 黄酮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7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24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005.2010.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志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4 228 9.0 14.0
3 张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72 2211 22.0 32.0
4 包贝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3 287 9.0 15.0
7 卢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 109 2.0 2.0
11 朱琼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鸡冠花
鸡冠花炭
黄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