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蛇毒纤溶酶是否可以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并评价其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分为A、B、C、D组,每组6只.左眼玻璃体腔注射0.1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右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入1 000U/mL(商品单位)的蛇毒纤溶酶0.04、0.05、0.08、0.1mL,术后1、3、7d通过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观察眼前后节的变化.术后7d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药物注入后是否诱发PVD,并评价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结果 术后7d对照眼无PVD形成,光学显微镜下见各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部分性PVD形成.A、B、C组的视网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D组可见局限性视网膜内界膜溶解破坏,局部视网膜隆起变薄及脉络膜下渗出的毒性改变.A组和D组的扫描电镜结果与光学显微镜一致.随着玻璃体腔蛇毒纤溶酶注射剂量的增加,玻璃体液化程度加大,PVD的范围也加大.结论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适当剂量的蛇毒纤溶酶,在术后7d可以诱导部分性PVD的形成,且视网膜形态无明显改变.大剂量应用时可见视网膜结构的毒性改变.
推荐文章
高度近视眼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临床研究
玻璃体后脱离
高度近视眼
眼轴长度
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玻璃体后脱离
纤溶酶
透明质酸酶
纤维蛋白溶解酶和Dispase蛋白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纤维蛋白溶解酶
Dispase蛋白酶
玻璃体后脱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蛇毒纤溶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蛇毒纤溶酶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形态学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1-925
页数 分类号 R776.4|R988.1
字数 4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808.2010.10.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玻璃体腔注射
蛇毒纤溶酶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形态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