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孟子>中测问句的语义关系特点将其测问句划分为三类:求意型测问句,即说话人提出问题,真诚地希望得到对方的意见;求同型测问句:说话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对方的赞同或肯定;探测型测问句,即说话人试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探测对方的看法,继而进一步摆出自己的论点.本文即针对选三种类型测问句,从语用学的角度,关注<孟子>中问句和答句系统,采用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其测问句的语用特点.
推荐文章
"非典"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非典"
语用意义
经验现实主义
统一语用观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言语幽默
语用原则
语用前提
合作原则
指示词
会话语篇连贯的语用分析
连贯
会话语篇
认知语境
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用分析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孟子》测问句的语用分析
来源期刊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测问句 语用 会话合作理论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4,60
页数 分类号 H141
字数 38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508.2010.1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春秋 5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问句
语用
会话合作理论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月刊
1008-7508
22-1297/G4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6815号
12-363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7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46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