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楼梦》里的文学用语,完全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将其进行加工提炼,剔除口语中的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成为成熟而丰富的文学语言。北京方言最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含蓄性,另一个是它的生动性,它的作用之一是使语言显得更加精炼,其二是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这些特点和作用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曹雪芹正是靠其生动、鲜活的语言功力,征服了无数如痴如醉的读者。
推荐文章
《红楼梦》中的东北方言解读
红楼梦
东北方言
方言特点
艺术价值
《红楼梦》中的山东方言
红楼梦
山东方言
孔梅溪
高中全程导读《红楼梦》新探
《红楼梦》
高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师生共读
全程导读
课外阅读
《红楼梦》人物刻画的特色分析
《红楼梦》
人物刻画
特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北京方言的特点及妙用
来源期刊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北京方言 日常用语(口语) 文学语言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4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万春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楼梦》
曹雪芹
北京方言
日常用语(口语)
文学语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半年刊
大16开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