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 Arp Sindberg),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奥胡斯市一个奶酪商的家庭。在1937年淞沪抗战中,辛德贝格目睹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无辜民众,留下了文字记载,并目睹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菲力蒲·彭布鲁克·史蒂芬斯(Phillip Pembroke Stephens)被日军打死。1937年12月5日到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后,他与德国卡尔·京特博士(Dr.Karl Guenther)一道,在保护该厂厂产的同时,建立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小医院,收容难民和伤员,送出记录日军暴行的难民信,栖霞士绅、民众曾赠给辛德贝格“见义勇为”的丝绸横幅。辛德贝格自己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日军暴行,并驱车接送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使马吉得以拍摄了一些电影镜头,写下《栖霞山之行报告》。他还为城内从事救援的其他外国人提供食品和消息。1938年6月初,辛德贝格在日内瓦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军暴行,朱学范在其护照上写下“中国之友”的题词。辛德贝格于当年7月移民美国加州,1984年4月在美国去世。本组史料系辑译者新近从丹麦收集到的有关辛德贝格史料的一部分:
推荐文章
国家公祭背景下"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教学意义建构
中学历史
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
教学意义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
冷热源
水系统
恒温恒湿
节能
国家公祭背景下"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教学意义建构
中学历史
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
教学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关1937年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辛德贝格的一组外文史料
来源期刊 民国档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辛德贝格京特 江南水泥厂 难民上海 日本兵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外文译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6
页数 分类号 K265.6|F471.2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京大屠杀
辛德贝格京特
江南水泥厂
难民上海
日本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国档案
季刊
1000-4491
32-1012/G2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
28-12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6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