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机械强度       
摘要:
提出一种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裂纹的最大张口位移量来确定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首先基于单条穿透裂纹的张口位移与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解,推导出二者之间的对应解析关系,然后通过考虑双条共线穿透裂纹的板宽效应、裂纹间距比和裂纹长度比的影响,拟合出各种修正系数的变化曲线,进而确定双裂纹情况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复合法的思想,确定多裂纹与双裂纹修正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确定多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推荐文章
共线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
共线裂纹
表面点
深度点
最大张口位移
应力场强计算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研究
应力强度因子
应力场强
裂纹
缺口
平板穿透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
穿透裂纹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平板
均匀拉伸载荷
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无网格-直接位移法
无网格法
移动最小二乘法
无网格-直接位移法
应力强度因子
奇异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最大张口位移计算多条共线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机械强度 学科
关键词 多共线穿透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修正系数 裂纹间距比 裂纹长度比 复合法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2-1007
页数 分类号 O3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一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122 586 12.0 16.0
2 陈景杰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15 134 6.0 11.0
3 刘刚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49 444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共线穿透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修正系数
裂纹间距比
裂纹长度比
复合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强度
双月刊
1001-9669
41-1134/TH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49号
1975-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1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0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