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针对长武塬区地下水资源贫乏的问题,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对长武塬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横拟.采用多项式拟合计算水位动态的趋势分量,运用谐波分析提取周期项,利用自回归(AR)模型模拟随机分量,将得到的三个分量进行叠加建立预报模型.依据长武塬区三口监测井的月平均水位埋深资料,运用SAS提供的指数平滑模型建立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和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进行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法可以简易快捷地模拟预测研究区的地下水位变化,且计算简单,所需资料较少且易于获得,可作为一种简易快速的地下水位模拟预测模型;(2)所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需要及时更新资料以提高预测精度;(3)通过对周期项的分析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存在的主要周期为7.4~10 a,且周期逐年增长,揭示了地下水位的多年变化规律;(4)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尤其近几年水位下降幅度增大,应加以控制.
推荐文章
基于主成分-时间序列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测
地下水位
主成分分析
多变量时间序列
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在地下水位预报中的应用
时间序列分析
地下水位
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在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
时间序列模型
地下水位预测
冀中山前农业区地下水位强降弱升特征与机制
山前平原农业区
浅层地下水
农业开采
降水量
强降弱升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长武塬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 长武塬区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分类号 P64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4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66)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
长武塬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