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对癌症恶病质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于皮下接种小鼠结肠腺癌Colon26细胞于雄性BALb/c小鼠后9天建立癌症恶病质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恶病质罗红霉素治疗组.观察癌症恶病质鼠治疗后的一般指标(体质量、去瘤体质量、食物摄入量、左侧腓肠肌重量),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荷瘤小鼠去瘤体质量明显下降,严重的代谢紊乱(白蛋白、血糖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罗红霉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左侧腓肠肌重量增加,血糖升高,甘油三酯降低,血清TNF-α降低.结论 罗红霉素具有抗癌症恶病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升高的TNF-α产生.
推荐文章
罗红霉素合成工艺改进
抗生素
红霉素A
罗红霉素
相转移催化
国产罗红霉素片质量分析
罗红霉素片
质量分析
有关物质
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疗效观察
恙虫病
罗红霉素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罗红霉素治疗癌症恶病质的实验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癌症恶病质 罗红霉素 NF-κB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2-1024
页数 分类号 R73-3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10.09.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思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39 254 9.0 13.0
2 赵理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癌症恶病质
罗红霉素
NF-κB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