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摩擦辅助电铸技术是采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标准电铸液,在阴阳极之间添加不导电的游离粒子,在电铸过程中运动的阴极带动游离粒子不断摩擦、挤压电铸层,可得到外观表面平整、光亮、无任何麻点、针眼、结瘤等缺陷的电铸层,其机械性能也非常优异.游离粒子在电铸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选用不同直径的硅酸锆球,作为新工艺的摩擦介质,通过对比试验方法来研究游离粒子的直径对电铸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摩擦辅助电铸过程中,游离粒子的直径对电铸层外表面质量影响非常明显.粒子直径过小,电铸工艺处于亚复合电铸状态,易造成电铸层起皮;直径太大,易导致电铸层摩擦不均匀;当粒子直径在0.4~2.0 mm之间时,能获得表面光亮、平整和强度较高的电铸层.
推荐文章
辅助摩擦电铸Ni-Mn合金的力学性能
电铸
摩擦
Ni-Mn合金
力学性能
退火处理
硬质粒子摩擦法电铸新技术的研究
电铸成形
硬质粒子
电沉积
辅助摩擦电铸Ni-Mn合金的力学性能
电铸
摩擦
Ni-Mn合金
力学性能
退火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游离粒子对摩擦辅助电铸技术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加工与模具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铸 摩擦 游离粒子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9
页数 分类号 TQ153.4
字数 36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79X.2010.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237 3580 30.0 43.0
2 朱增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49 227 8.0 13.0
3 李学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8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铸
摩擦
游离粒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加工与模具
双月刊
1009-279X
32-1589/TH
大16开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28-36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9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航空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asfc.cn/file_show.asp?LanMuID=GZZD0100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