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月夜》这首诗由约瑟夫·封·艾兴多夫于1837年创作,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歌充溢着对天地之间的和谐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氛围和渴念与抒情主人公及其与自然关系,体现了诺瓦利斯“世界必须浪漫化”的要求。从中亦可看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推荐文章
论艾特玛托夫《白轮船》的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
人性论丧
自我戕害
齐多夫定肉豆蔻酯的合成
齐多夫定肉豆蔻酯
三乙胺
酯化反应
合成
天平式轴向质心仪
质心仪
质心
测量方法
误差分析
月面探测器月夜休眠自主唤醒方法
月面探测器
月夜
休眠唤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仪和谐——艾兴多夫《月夜》赏析
来源期刊 德语学习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月夜》 艾兴 和谐 赏析 抒情主人公 浪漫主义 诺瓦利斯 思想境界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3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月夜》
艾兴
和谐
赏析
抒情主人公
浪漫主义
诺瓦利斯
思想境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德语人文研究
半年刊
2095-6150
10-1069/H
32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
2-44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