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CD衍生物对氟比洛芬的包结作用.实验考察了β-CD衍生物种类及其浓度、乙醇含量、离子强度及pH等因素对包结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β-CD衍生物浓度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其中HP-β-CD的增强效果最明显.即表明HP-β-CD对氟比洛芬的包结作用最强.1/(F-F0)对1/[CD]所作的双倒数曲线为直线,说明氟比洛芬与环糊精形成1:1的包合物.随离子强度增大,包合作用增强;溶液中乙醇比例和pH越大.HP-β-CD与氟比洛芬包结物的包合作用越弱.
推荐文章
紫外光谱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对R/S-扁桃酸的包结作用
扁桃酸对映体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结作用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修饰环糊精与金刚烷衍生物的稳定常数
β-环糊精
8-羟基喹啉
荧光光谱
稳定常数
β-环糊精与β-萘酚包合物的紫外及荧光光谱研究
β-环糊精
β-萘酚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对氟比洛芬的包结作用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荧光光谱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结作用 氟比洛芬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2-1536
页数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31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10.04.0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涛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7 717 15.0 20.0
2 松丽涛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4 2.0 3.0
3 苗家兵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光谱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结作用
氟比洛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