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不同发育时期,探索影响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QTL的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及其对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可加深大豆育种工作者对产量形成的理解和加速育种进程.[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农594为父本及二者杂交所得F_5所衍生的143个F_(5:9)、F_(5:10)和F_(5:11)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控制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QTL及其遗传效应对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发育时期检测到与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相关的13个加性QTL和14对上位性QTL,其中8个加性QTL和8对上位性QTL存在与环境互作效应.另外,在本研究中仅有加性QTL dmaC2-2能够在6个发育时期都被检测到,而其它加性QTL和14对上位性QTL只能在某个或某些时期被检测到.[结论]在6个不同的发育时期,加性QTL数目、加性QTL能够解释的表型变异呈现"S"型曲线变化,与大豆籽粒干物质重的表现型变化相似,而上位性QTL能够解释的表型变异相对稳定且较小.从效应值上看,加性效应在籽粒发育开始(30 d发育时期)较大,从40 d发育时期开始降低,在70 d发育时期降至最低,在籽粒发育结束时(80 d发育时期)略有上升;上位性效应从30 d发育时期到70 d发育时期一直上升,在籽粒发育结束时(80 d发育时期)略有下降;QTL ×环境互作效应在6个发育时期均显著地影响大豆籽粒干物质的积累.从连锁群的位置上看,在6个不同的发育时期控制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加性QTL主要集中在C2连锁群(从OPK14_70到satt134区间,即QTL dmC2_1,d=aC2_2、dmaC2_3所对应的区间),特别是发育初期(30 d发育时期);从40 d发育时期到籽粒发育结束时(80 d发育时期),控制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加性QTL的连锁群位置变化较多,表现为发育时期的选择性.在6个不同的发育时期中,除50 d发育时期以外,控制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上位性QTL主要集中在C2连锁群(从OPKl4_70到satt202区间,即QTL dmaC2_1所对应的区间)和D1b连锁群(从satt537到sat_135区间,即QTL dmaD1b_1所对应的区间)之间.
推荐文章
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株高QTL的动态分析
油菜
株高
发育时期
静态QTL
动态QTL
大豆株高QTL发育动态分析
大豆
株高
发育动态
QTLs
大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大豆
差异表达基因
油脂合成
转录组测序
大豆植株不同冠层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分布
大豆
冠层
干物质积累
产量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发育时期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的QTL动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Glycinc max L.Merri) 籽粒干物质积累 QTL 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8-133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0.07.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235)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Glycinc max L.Merri)
籽粒干物质积累
QTL
加性效应
上位性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