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不同粒径的石墨颗粒和SiC粉体为原料,采用SiC粉体包覆石墨颗粒的方法,于2 000 ℃热压制备了石墨/碳化硅(Gp/SiC)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分析了材料的金相和断口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石墨粒径较小且质量分数较少的复合材料比石墨粒径较大且质量分数较多的复合材料在热压工艺中更致密.石墨颗粒呈岛状紧密地镶嵌在SiC基体中,石墨与SiC界面处C和Si的扩散不明显.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抗折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随石墨粒径和质量分数的减少而增加.断口形貌表明SiC陶瓷基体为脆性,石墨为韧性断裂.当石墨粒径为125 μm、SiC与石墨的质量比为3.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开口气孔率为0.3%,相对密度为97.9%,抗折强度为75±15 MPa,断裂韧性为5.4±0.5 MPa · m1/2,硬度为26.8±3GPa.
推荐文章
Ni/PTCR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再氧化效果
正温度系数
复合材料
低阻化
热处理
显微结构
热压法制备高含量B4C/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B4C/Al 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
界面
力学性能
增强机制
C/SiC复合材料微结构的显微CT表征分析
C/SiC复合材料
显微CT
微结构
预制体
孔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包覆法制备Gp/SiC 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
来源期刊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包覆 石墨/碳化硅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4
页数 分类号 TB335
字数 3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620.2010.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茹红强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2 421 10.0 15.0
2 岳新艳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44 4.0 6.0
3 喻亮 桂林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 77 4.0 8.0
4 阚东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5 兰勇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材料
包覆
石墨/碳化硅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季刊
1671-6620
21-1473/TF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东北大学11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