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多极化星载SAR系统与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多极化星载SAR空分+码分工作方式.在空分+码分工作方式下,发射信号时,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首先水平极化天线发射子脉冲,为水平极化的正线性调频斜率线性调频信号,延时一定时间后,垂直极化天线发射子脉冲,为垂直极化的负线性调频斜率线性调频信号,实现码分;接收信号时,方位向和距离向多孔径同时接收,利用距离向数字波束形成分离出前后脉冲所对应的各极化回波分量,实现空分.该系统脉冲重复频率等于单极化SAR系统脉冲重复频率,同时距离向使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有效降低了距离模糊.文中分析了主要系统参数,包括脉冲重复频率、孔径间发射脉冲延时、模糊度,并与传统单极化SAR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多极化星载SAR采用空分+码分工作方式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的特性.
推荐文章
多极化星载SAR模糊比分析与计算
多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距离模糊
方位模糊
多极化星载SAR森林覆盖变化检测方法
ALOS PALSAR
双极化
森林覆盖
变化检测
马尔科夫随机场
贝叶斯准则
星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波位设计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
多极化
波位设计
双频多极化空间降水测量雷达系统参数设计
星载雷达
系统参数设计
双频多极化
降水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的多极化星载SAR工作方式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极化 数字波束形成 工作方式 模糊度 空分码分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4-1408
页数 15页 分类号 TN9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禹卫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22 929 15.0 24.0
2 齐维孔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4 9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多极化
数字波束形成
工作方式
模糊度
空分码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月刊
1674-7267
11-5846/N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