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凝集素(SBA)与猪小肠不同部位黏膜特异性结合的程度.21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纯化的SBA,饲喂1周后,无痛屠宰,立即取十二指肠、空肠前部、空肠中部、空肠后部和回肠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制作常规石蜡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小肠组织中的棕色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结果表明:整个小肠黏膜与SBA都有特异性结合,光密度值由十二指肠到空肠中部呈下降趋势(P<0.05),但从空肠后部到回肠又出现上升趋势(P<0.05).SBA在小肠前部(十二指肠和空肠前部)主要与绒毛的上半部分结合(P<0.05),且集中于上皮细胞表面;而在小肠后部(空场后部和回肠)较均匀地分布于黏膜上皮、固有层和中央乳糜管中.研究表明,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膜糖基化过程中含有N-乙酰基D-半乳糖胺或D-半乳糖,猪小肠后部对SBA的内吞作用较强.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仔猪小肠黏膜特异性结合大豆凝集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肠黏膜 大豆凝集素 免疫组织化学 仔猪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
页数 分类号 S828.5
字数 30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贵信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90 1301 18.0 27.0
2 栾维民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68 233 9.0 11.0
3 王利民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6 169 7.0 12.0
4 胡海霞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8 21 3.0 4.0
5 杨树宝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49 132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肠黏膜
大豆凝集素
免疫组织化学
仔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畜牧杂志
月刊
0258-7033
11-2083/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院56号楼1层101、102
82-147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9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28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