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铝(Al)毒是酸性土壤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NH4+-N 和 NO3--N 作为最主要的无机氮源,在调控植物根际及体内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以2种主要形态氮的不同配比为氮源,分别进行 3 d 和 14 d 的培养,以探讨不同氮形态对 Al 毒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 3 d 试验中,NO3--N 和 NH4+-N 处理组的相对根伸长量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根尖内 Al 的积累量是:+Al+NH4+-N > +Al > +Al+ NO3--N.培养 14 d 试验中,以 NO3--N 为主要氮源的处理组,其根和地上部的生物量均高于 NH4+-N 组. +Al+ NO3--N 处理组根系比 +Al +NH4+-N 处理组含有并分泌更多的柠檬酸,根内 Al 积累量与培养 3 d 试验规律相同.综合上述结果,研究认为 NO3--N 对大豆 Al 毒的缓解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推荐文章
不同形态硼对油菜幼苗铝毒的缓解效应及其FTIR特征分析
油菜
不同形态硼
铝毒胁迫
FTIR
缓解效应
不同铵硝配比对烤烟根系形态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铵硝配比
烤烟
根系形态
元素吸收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油菜
氮磷钾
配比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氮形态配比对大豆Al毒的缓解作用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NO3--N NH4+-N 大豆 Al毒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6-790
页数 分类号 S565.1
字数 3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振明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17 200 8.0 14.0
2 刘宁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60 145 6.0 7.0
3 尤江峰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5 84 3.0 5.0
4 马悦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15 53 4.0 7.0
5 丁岩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1 0 0.0 0.0
6 闫瑞迪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1 0 0.0 0.0
7 谢纲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O3--N
NH4+-N
大豆
Al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