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正压电效应的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具有简单,低功耗,轻便,易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结构被动控制中.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中,考虑到加工和操作上的工艺限制,如附加质量、附加刚度、结构空间和成本等,提出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能量转化效能的概念.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系统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对压电分流阻尼抑振效能的影响,然后利用不同面积的压电元件进行薄板结构的振动控制,得到了不同目标结构的最佳抑振效果,计算出压电分流阻尼系统抑振效能与压电元件单位面积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压电元件面积的增大,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振动抑制效果增加,而能量转化效率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权衡考虑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抑振效果以及附加质量等因素.
推荐文章
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重置开关控制
压电材料
压电分流阻尼
开关控制
振动控制
基于压电反馈驱动的液压柔性机械臂抑振方法
液压柔性机械臂
压电反馈驱动系统
反演控制设计
PPF控制算法
具有分支电路的半主动可控压电阻尼减振
压电阻尼
分支电路
可控减振
半主动控制
采用压电开关分流电路技术的半主动振动控制
压电分流
开关电路
半主动振动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抑振效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压电与声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压电分流 抑制效能 模态应变能 系统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压电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04|TH113.1
字数 2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74.2010.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智春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201 2066 24.0 37.0
2 孙浩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76 475 12.0 18.0
3 武丹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电分流
抑制效能
模态应变能
系统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电与声光
双月刊
1004-2474
50-1091/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7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