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观点表现出与前期不同的哲学观点,认为语言的用法多样,具有实践性、多义性,尤其与语境相结合,反应出的心理现象更具有明显的猜测性和不确定性,据此而取代了维特根斯坦前期语言本体论的单一指向性.维特根斯坦这一观念的反差在他针对心理现象分析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意指与意象之间究竟是否具有同一的关系是辨析维特根斯坦后期心理现象的关键.
推荐文章
意义即用法: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述评
后斯维特根斯坦
意义
用法
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浅析
语言哲学
语言图像论
语言游戏说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的转向:回归日常生活
哲学观转向
语言观转向
日常生活
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一致性
形而上学
维特根斯坦
语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特根斯坦后期心理现象探析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意象 意指 语境 精神现象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分类号 B81
字数 3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2010.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巴丽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象
意指
语境
精神现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