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脂质体法及电穿孔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可行性和区别.方法:体外培养出生后7~10d的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95%以上为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别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法将质粒PEGFP-N1转染视网膜Mü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后1,2,3,4d的转染效率,并持续观察至转染后14d,比较两者基因表达持续时间.结果: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后1d,两组均可见少量细胞表达EGFP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2d,两者转染效率均达到最大,并且电穿孔法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Müller细胞效率约为31.0%±2.8%,较脂质体法转染效率(10.5%±2.4%)更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两者转染效率均逐渐降低.电穿孔转染后的PEGFP-N1可在视网膜Müller细胞内持续表达近14d,而脂质体转染后仅能表达约7d.结论: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均适用于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基因转染,但电穿孔法效率更高,表达时间更长.
推荐文章
脂质体及电穿孔法对大鼠雪旺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大鼠雪旺细胞
电穿孔法
脂质体转染法
脂质体法与电穿孔法转染两种细胞效率的比较
电穿孔
脂质体转染
HepG2细胞
SGC7901/ADM细胞
pcDNA3 .1-EGFP
脂质体及电穿孔法对大鼠雪旺细胞转染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大鼠雪旺细胞
电穿孔法
脂质体转染法
芍药苷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芍药苷
Müller细胞
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体外转染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比较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脂转染 电穿孔 基因转染 视网膜Müller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43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0.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晓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 85 304 9.0 12.0
2 刘曾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脂转染
电穿孔
基因转染
视网膜Müller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