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杨梅叶甲醇浸膏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4个萃取相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番茄早疫病菌(Altemaria solani),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小麦赤霉病菌(Fusaium graminearum), 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 6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杨梅叶粗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相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好,乙酸乙酯相对4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是3.32,4.33,2.21,5.42 g·L-1;正丁醇相EC50分别是1.92,0.88,8.86,9.22 g·L-1.乙酸乙酯相对水稻纹枯病菌、正丁醇相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最强.
推荐文章
墨旱莲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墨旱莲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溶剂
索氏提取
超声提取
杨梅叶提取物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
植物保护学
杨梅
粗提物
杨梅素
抑菌活性
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华南十大功劳
提取物
抑菌活性
不同溶剂
索氏提取
超声提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梅叶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杨梅叶 抑菌活性 提取物 毒力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8-1080
页数 分类号 S667.6
字数 20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8-9017.2010.05.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小丰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梅叶
抑菌活性
提取物
毒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业科学
月刊
0528-9017
33-1076/S
16开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32-3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9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8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