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赤芍中脂溶性物质,分析鉴定出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 使用连续回流提取法,用索氏提取器,以石油醚来提取脂溶性成分,浓缩后进行甲酯化处理,离心,取上清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其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 从中分离出72个峰,鉴定了其中31种化学成分,按照面积归一法计算,已鉴定成分的面积之和占气相色谱峰总面积的相对百分含量为68.906%.结论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酸类,其相对含量达11.118%;8,11-十八碳二烯酸类,含量高达18.098%;邻苯二甲酸类,含7.739%;以及二十烷、二十一烷、二十二烷、二十三烷、二十四烷、二十六烷等烷烃,其总含量在20%左右,为进一步研究赤芍中脂溶性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卡氏前沟藻部分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气-质联用
卡氏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
脂溶性成分
黄根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黄根
挥发油
石油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分析鉴定
牛角瓜根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牛角瓜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芍中脂溶性成分GC/MS联用分析
来源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赤芍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8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4.3
字数 20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荣斌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8 21 3.0 4.0
2 程宝荣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8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58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2)
2017(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5)
2018(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6)
2019(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5)
2020(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芍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813
22-1375/R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1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2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2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