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技术,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电子传输和复合角度对比了不同光强下导电玻璃表面阻挡层及TiO2薄膜优化使电池性能改善的内在原因.阻挡层的引入和TiO2薄膜的优化均通过电沉积法实现.结果表明,对多孔薄膜电极的不同改性均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Jsc和效率η,但对电子传输和复合过程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前者延长了电子寿命Tn,但电子传输时间Td变化不明显;而后者则主要是延长Tn的同时也缩短了Td.
推荐文章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介孔薄膜电极的研究进展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介孔二氧化钛薄膜
结构优化
新型咔唑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给体-受体
染料
咔唑
9种树叶生物炭作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电极的光电性能
树叶
热解
活性炭
催化剂
对电极
太阳能
聚(4-乙烯基吡啶)的合成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聚(4-乙烯基吡啶)
凝胶电解质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极表面改性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调制光电流谱/调制光电压谱 电子输运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7-5862
页数 分类号 O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松元 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 79 1491 23.0 37.0
2 姜年权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9 45 4.0 6.0
3 刘伟庆 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 12 78 5.0 8.0
4 胡林华 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 37 570 13.0 23.0
5 黄阳 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 9 47 4.0 6.0
6 寇东星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 3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调制光电流谱/调制光电压谱
电子输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