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利巴韦林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利巴韦林-壳聚糖微粒,测定了微粒的粒径分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微粒的结构,并考察了微粒的载药和释药特性.结果显示,所制备微粒的粒径可为纳米级;作为交联剂的三聚磷酸钠与壳聚糖的-NH3+基团发生了离子交联,并且利巴韦林被包埋在微粒内部和吸附在其表面.微粒具有较好的载药和缓释性能,最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可达12.8%,在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可持续释药72h以上.
推荐文章
壳聚糖基纳米载药微粒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
纳米
多肽
蛋白质
药物释放
载5-氟尿嘧啶壳聚糖/明胶微粒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
制备
优化设计
载体
壳聚糖
明胶
5-氟尿嘧啶
体外释药
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壳聚糖
盐酸左氧氟沙星
微球
缓释
利巴韦林含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利巴韦林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串联-色谱质谱联用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巴韦林-壳聚糖微粒的制备及载药特性
来源期刊 广州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壳聚糖 利巴韦林 包封率 载药量 体外释药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分类号 TQ46
字数 2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677.2010.04.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思东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156 1026 15.0 19.0
2 权维燕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10 34 4.0 5.0
3 董静静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8 73 5.0 8.0
4 郑彦丽 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壳聚糖
利巴韦林
包封率
载药量
体外释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工
半月刊
1001-9677
44-1228/TQ
大16开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55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5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