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模糊与精确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让我们逐渐认识到汉语时间词具有典型的模糊性.每一种时间划分的范围内,词语都具有模糊性特征.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场合不需要精确性时间词.模糊性时间词的存在,不但源于日常认知方式,而且基于具有主观随意性、客观不确定性和结果非精确预期性.
推荐文章
汉语字母词现象及其成因探析
新词语
字母词现象
成因探析
汉语同源词词群考
同源词
词群
语源义
音转关系
英语、汉语拟声词的审美功能
拟声词
规约性符号
能指优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汉语时间词及其模糊性
来源期刊 民营科技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汉语 时间词 模糊性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1页 分类号 H1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汉语
时间词
模糊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营科技
月刊
1673-4033
53-1125/N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
64-13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36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63506
论文1v1指导